国旗下的讲话|情凝一剪 心裁百相
情凝一剪 心裁百相
——致定西一中的少年们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今天,站在定西一中的国旗下,我凝视着你们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脸庞,我的双手在轻轻地颤抖,因为激动。五十多年前,我正是在陇中这片黄土地上,用母亲珍藏的老花样临摹出第一张窗花;而今天,我想用在我们家族传承了四代人的民间剪纸艺术,与你们分享三个关于坚守与热爱的故事。

一、剪刀里的文明密码
我的曾祖母,是我们会宁县通安村剪纸世家的奠基人。她曾梦见伏羲大神说:“刘家的剪纸要走向世界,靠的是男孩子。”这个预言自幼便在我心中扎根,使我深刻领悟到:传承,绝非肤浅的模仿,而是与先辈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。当我创作《马家窑》剪纸长卷时,彩陶的纹样仿佛在纸上潺潺流淌,诉说着新石器时代先民对日月星辰的无限崇拜与敬仰。十米剪纸长卷《大梦敦煌》里的飞天,衣袂间藏着莫高窟千年的风沙。同学们,当我带着这些作品走进国务院新闻大厅、走进世博会、走进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时,国人和外国友人惊叹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中华文明从未断裂的文化基因。
记得2004年我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剪肖像的那个深夜,我忽然懂得:剪纸不仅是一门手艺,更是让世界看见甘肃的眼睛。从《十大元帅》剪纸长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,到《和谐世界》剪纸被外国友人珍藏,我始终告诉自己——每剪一刀,都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的告白。
二、刀锋上的精神传承
有人问我:作为医学院校一个老师为何痴迷上了剪纸?我想起在定西卫校讲授解剖学的日子。人体血管与神经的精密与剪纸纹样的韵律竟然如此相似!正如《人体解剖学》需要严谨,剪纸创作更需要敬畏。为还原敦煌壁画的神韵,我曾七赴莫高窟,在禁止开放的洞窟外徘徊,见证着敦煌壁画修复工程的严谨与科技的结合,让这些千年艺术珍品重焕光彩。为剪出《巍巍会师塔》的庄严,我十二次参观会宁长征纪念馆,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精神,让红旗的褶皱都浸透历史的温度。
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会宁人,会宁原来属于定西管,定西是我的第二故乡,我在定西这片热土上已经生活了45年,我先后在定西卫校、定西师专、甘肃中医药大学当过老师。在我教书生涯的最近十多年带出的本科生有六十多人考上了博士,这些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我的影响下迷上了民间剪纸,他们在专业上出类拔萃,由于民间艺术的浸染让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而充满诗意。
这里,让我想起挚友安万。他天生面部血管瘤,却用了37年的时间,把秦腔唱成万人大合唱,它为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,做出了不朽的贡献。2010年他倾尽积蓄改编《兴汉图》,在西安古都跪谢观众时,我看到的不是卑微,而是艺术家对舞台的赤诚,也是对“做好人,唱好戏”和“戏比天大”的完美诠释。正如我闭关一年创作《大梦敦煌》剪纸长卷时,手指被剪刀磨出血茧——所有成绩的取得与极度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。
三、集体托举的剪纸人生
同学们,我的剪纸从来不是孤军奋战。母亲把珍藏的绣样塞进我的书包,妻子陪我剪到深夜;会宁“三苦两乐”精神更让我铭记:领导苦抓教育,家长苦供读书,社会苦帮学子,才有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的奇迹。当我在以色列教孩子们剪窗花时,当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把几百种中草药剪成剪纸艺术品时,当定西一中剪纸社团的学生把剪好的“葫芦盘长”送给自己的亲人时,我深知:文明的火种需要无数双手去传递。
今天,我要把三样东西送给你们:
1.一把剪刀:这把剪刀剪过曾祖母剪过的窗花,剪过二十多位国家元首的肖像,剪过中国科学院百名院士、剪过定西一中优秀的学子航天员唐胜杰、剪过《千字文》、剪过《道德经》、剪过《孙子兵法》。现在请你们续写新章。试着将校训融入剪纸纹样之中,让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大红纸上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;
2.一叠红纸:它浸染过三军会师的鲜血,见证过窑洞寒窗的灯火。愿你们像我创作《大梦敦煌》那样,用剪刀讲中国故事,用剪纸传承中华文明,用剪艺交世界朋友。
3.一幅作品:《道德经 》书法剪纸长卷
《道德经》是中华智慧的千年结晶,短短五千言却包罗天地之道,既有”上善若水”的处世哲学,又有”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的务实精神。你们读一读它,可以培养辩证思维,在浮躁中学会沉淀,在竞争中懂得守柔。这些穿越时空的智慧,正是当代青少年滋养心灵、塑造品格的文化甘露。经典可以唤醒你们骨血里的文化基因,助你们在成长路上多一份从容与睿智。

同学们!定西一中是陇上名校,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人才。希望你们胸怀梦想,不负韶光,好好学习,全面发展,为民族的振兴,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!谢谢大家!
2025年3月31日
附刘伟老师简介:
刘伟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民俗学会会员、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主席。刘老师的作品造型精美、刀法精湛、文化意蕴深厚。曾四次获全国剪纸大赛金奖。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受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安排赴国务院展演剪纸艺术。受邀参加了第二、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。受文化旅游部委派赴以色列特拉维夫讲授中国剪纸。被甘肃省委组织部、甘肃省委宣传部、甘肃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。他凭借其卓越的技艺与对非遗传承的突出贡献,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(第六批)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(会宁剪纸项目)。
(演讲:刘伟 审核:张小兵 监审:肖进雄)